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,地勢西高東低,位在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的交界處,距離白紗僅僅約3.5公里,這裡是貓鼻頭-是台灣第二南端(最南端為鵝鑾鼻)。會被稱為貓鼻頭,是因為此處沿岸有一塊自海崖崩落、相當凸出的珊瑚礁岩,該岩石形似蹲坐在海面的貓,加上沿海居民會習慣稱呼凸出於岬角為「鼻」或「鼻頭」,結合兩者因而得名。如果能夠俯瞰貓鼻頭,受到侵蝕的珊瑚礁海岸像似那女孩的百褶裙,因此也被人稱為裙礁海岸。
貓鼻頭沿岸主要為珊瑚礁海岸,由於受到長年累月的波浪侵蝕、反覆的乾溼交替與鹽粒結晶、海砂鑽蝕和溶蝕等作用,形成了海蝕壺穴、海蝕溝、海蝕礁柱等自然地形,多種地形不只成為看海觀石的絕佳去處,海洋生物種類繁多,幾乎可以說是台灣沿海之冠,從貝類、蝦、海鰻、海藻、熱帶魚,能見到的種類非常多樣,非常具有地形的教學與研究價值。
貓鼻頭園區採收費購票入園,來到此處,一定要登上觀景台欣賞周圍湛藍海景,如果天氣晴朗,能看到經典的海天一線;即使天候並不完美,也能見到沿岸瑰麗漂亮的景色,讓人心曠神怡。